系统化课程研发与实习就业直通车正式启动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音乐系与海沧区青少年宫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作者:音乐系 颜新祯、周玉婷 摄影:杨研忻(24音表)  来源:音乐系  2025-05-26


        

 


   2025年5月21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音乐系与厦门市海沧区青少年宫在延奎分部举行教学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构建高校课程研发+教学实践+中小学师资输送三位一体创新合作体系,携手探索音乐教育发展新路径。

   根据协议,嘉庚学院音乐系将结合专业资源开发特色课程,海沧区青少年宫则为师生提供教学实践平台。该基地通过联合培养机制,着力为区域中小学输送专业音乐师资力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人才精准培养的深度融合。此次合作标志着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取得新突破,为优化区域艺术教育生态提供了实践范例。

   这标志着高校学术资源与中小学顶尖艺术团体的深度融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海沧区青少年宫陈春滨主任周如珺老师,以及嘉庚学院音乐系执行系主任廖瑞洁副教授带领的核心团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

   海沧区青少年宫作为福建省青少年民乐教育的标杆,在民乐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民乐团已连续多次荣获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通过宫校合作培育的中小学民乐团也在全国、省、市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这些成绩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此,双方重点围绕青少年宫民乐团音乐素养课程的创新与研发、大学生作为师资的培养模式、大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等问题展开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在师资培养方面,嘉庚学院音乐系深入探讨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我们将进行课程合作计划,系统培养学生的教学与实践能力,并定期输送学生到青少年宫各中小学分部进行交流与实践。廖瑞洁主任表示:“我们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践类课程,定向输送具有教学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助力音乐系素质教育、音乐美育的全面发展。目前,青少年宫已推动建立了18民乐教育基地,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足够体量的教学实践基地,更为毕业生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优秀毕业生将有机会优先选择青少年宫教师岗位,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开辟广阔道路。

   签约仪式现场,音乐素养课程研发负责人颜新祯副教授分享了在青少年宫一年来的教学法创新成果,并详细规划了该研发的实践路径。她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将在每学年末举办高校与青少年宫联合素养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为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海沧区青少年宫陈春滨主任在致辞中强调:“此次合作将为民乐团团员的音乐素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效破解复合型师资短缺的行业难题。”青少年宫民乐团负责人周如珺老师表示期待高校能够培养出兼具文化传承力与现代教学能力的优质教师,为民乐文化传承与音乐教育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这场高校与艺术殿堂的“双向奔赴”正式启航,双方将携手共进,为闽南文化传承与音乐教育创新注入强劲动能,共同开启音乐教育发展的新篇章。